【校友简介】梁伟雄,男,华南理工大学1997MBA校友。曾任广州市节能技术中心部长、美亚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能源与工程核保部主管、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核保总监,现任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总经理。
12月份的广州早已踏入了冬季,漫步在华工的校园里不时寒风阵阵而过,但午后暖暖的阳光却温暖着每一位归来学子的心,12月13日工商管理学院迎来第二场班级核心代表座谈会。当日下午,令人期待的梁伟雄校友面对面的访谈如约而至,访谈的地点选在了学校的西湖苑,坐在咖啡吧内向窗外远眺,映入眼帘的便是华工最美的西湖之景。当沉浸窗外景色之时,不远处就迎来一位步履矫健的中年男子,他满脸随和的笑容、热情却不失文雅,跟人们心中一般的企业家相去甚远反而有一种睿智的学者风范,这是第一眼看到梁伟雄校友所留下的印象。
一个半钟的交谈,更像是一位学长在用他那执着奋进的人生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实践经历向后辈学弟学妹们娓娓道来他那多彩的人生感悟和心得。在梁伟雄校友的人生之中,他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不断设定新的目标,不断进行自我的学习和充实,将学习和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通过一次次工作平台的转化和角色的变动向大家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自我挑战、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可能性的无限追求。
求学之路,情定华园
1987年梁伟雄校友因几分之差,与自己的目标学府北大失之交臂,被华工热能工程专业所录取。在华园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务实的学习风气的熏陶和感染下,所奠定的坚实专业基础知识让他在以后的人生工作之路上游刃有余。
当问及梁伟雄校友为何在工作多年后选择就读华工MBA时,他流露出了满脸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似乎有说不出的感慨。因为不仅他自己本科曾就读于华工,他的弟弟也曾就读于华工,他太太的本硕博也都就读于华工,华工自然也成为了他家人的求学根据地。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梁伟雄校友现在的家也安在了华园,这些都深深印证了他对华园深厚的情意,所以他就读华工MBA就自然而然了。
除此之外,他认为主要是对自我人生发展的考虑,以及职业发展中工作职能的转变:工作性质不断从单一的技术类渐渐地向沟通和管理型转变。因此他越来越发觉纯工科出身的背景知识体系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住在校园加上华工MBA较大的影响力,也促成了梁伟雄选择通过华工MBA的大平台开启自我新一轮的求学之路。他觉得MBA不仅丰富了他管理类的知识体系,切实帮助到他解决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更让他的认知、思维和思考的视角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说,改变一个人的不是知识而往往是知识背后的思维和思考的视角,正是这一认知和思维上的改变对梁伟雄校友的后期工作转型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
梁伟雄说,直到今天站在一家保险公司总经理的角度,他都觉得当时学到的组织行为学的影响一直都在,因为管理更多的是需要跟人打交道,团队的协作和组织的运行才是工作的核心。MBA求学期间,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是撰写MBA硕士学位论文,他很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位对自己十分严格的导师,与导师多次交流给予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帮助很大,也正是这样一次系统性的学术研究让他学会了系统性的思考,极大提高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为他在后续工作之中能有较高学术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伟雄觉得MBA学习,不仅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广泛交友的平台,他觉得在这个平台结交的学友不但层次高,知识背景也相当丰富。
纵观梁伟雄校友的求学之路,他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一个典范。在工作之余,他不断通过学习进行自我充实,而每一次求学所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都为他的后续工作实践带来了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了他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工作之路,勇于超越
对于大多人的职业发展道路而言,当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特别是有一定的建树后,改变现状,投身到一个自己并不熟知的新领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它往往意味着一项艰难的自我挑战和残酷的自我转型。
梁伟雄也承认从工作了近八年的广州市节能技术中心转行跳到保险行业的确是一次艰难的抉择。这一转型不仅意味着他从一个自己完全熟知的领域跳入一个自己根本没有了解过的陌生领域,更意味他要从一个月收入稳定6千多的国有企业工程师岗位降格到一个月收入不到2千元的小小保险业务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样的国企高收入是多少人所羡慕不来的,而且对于他来说还有很多不断升迁的大好机遇。
但是梁伟雄也有他自己的考虑。首先,正在就读的华工MBA对自我转型的影响最大,他觉得自己学习的这套西方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可以更好地用于实践,而国企的这份工程师的技术活并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加上他本身机械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短板,他觉得技术工作并不能让自己有长久更好的发展。其次,可能是性格使然,相比于国有企业的复杂人事体系和较为古板的经营环境,梁伟雄校友更喜欢外资企业这样的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工作氛围。他说,“别人能干好的事情我也一定要干成!”这句话道出了梁伟雄那勇于自我挑战、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他就这样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保险业务领域,从一个小小的保险推销业务员干起。如果对保险业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保险业是一个繁杂业务体系,单单就险种而论品种多、业务范围广,但梁伟雄校友坚持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总结,在他到美亚保险公司仅仅从事营销工作九个月的时间里便成为了公司优秀的营销人员,并在当年获得了“公司最有发展潜质”员工奖。从对新领域的一无所知到短短时间内获此殊荣,这极大地说明梁伟雄校友面对挑战的艰苦奋斗和不断的自我超越。
进入保险行业,梁伟雄面对的不仅是业务陌生的困境,同时在技能上也存在极大的欠缺,其中英语和电脑的使用就是两大难题。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他每天坚持学习英语,哪怕平时工作再忙,每天一小时的听和读他从来没有间断。而对于电脑的使用,他说自己毕竟工科出身,坚持多多练习最后很快就能掌握了。让梁伟雄校友感到自豪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九家“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他就工作过三家,而且还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回忆起保险行业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和取得成绩时,梁伟雄校友似乎颇为感慨,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与他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他说,保险行业表面上看专业相对单一,但各险种背后却需要各类技术和专业知识背景做支撑,特别是对特定风险的分析和把控。在与特定险种的客户进行交流时,往往更具有专业知识的他能更好的与客户洽谈,给客户更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正是保险本身所需要专业和承诺。另外,善于与客户的沟通,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多一点为他们的业务去考虑,让客户对风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对每一份保单做到细致入微也是他能取得成就的关键。因为保险能取得业绩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并由合作而达到彼此的共赢。
纵观梁伟雄校友的工作之路,让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执着奋进,勇于超越!
成功之路,智乎点滴
从工科出身到华工MBA,从机械工程师到大型保险分公司的掌舵人,梁伟雄校友的每一次华丽转身在让大家在敬佩之余更带给了太多的感悟。
l 目标存高远
要想成功就一定需要设定高远的目标,正如他说给年轻人最好的建议就是要有梦想,即便是现在的他,也怀揣着理想并为之奋斗。也正如他选择行业选择企业所坚持的标准,他先后任职的保险公司都属于世界上最大的九家公司中的三家,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志向所在。
l 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工科出身的他,按他自己的话说,对细节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而这样的工作作风被他带到保险行业更是对他的事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某一份保单出现了细节上的小漏洞,不仅谈不上使客户最终的财产、安全等得到保障,更是连最基本的承诺都给不了客户。
l 良好习惯的坚持
在谈话之中,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也被提及到,那就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每天写日记至到今天依旧如此。就这样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坚持了几十年,梁伟雄校友能做得如此执着和坚持,那他事业上的成功可想而知。
l 有效的自我激励
他说他刚出来工作,一个月收入微薄,但时常会去广州最贵的那些百货大楼里逛悠,为的不是买的起这些昂贵的货品,而是为了对自我的鼓励,催促着自我的前进,这也体现了他自我激励的智慧。
l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在这次短暂的谈话中,梁伟雄校友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感谢。感谢华工MBA论文导师的论文指导,感谢华工老师对自己的栽培,感谢上司调职后公司给自己的重要职位,感谢客户对自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更表达了在自己刚刚转行入不敷出时,其太太愿意撑起全家的感谢。这种种无不体现着梁伟雄校友的那颗炽热的感恩之心,这或许也是他工作最大的原动力吧。
仅仅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之中,就能让大家清晰地感受到梁伟雄校友身上所闪现出的点滴的成功之道。最后用梁伟雄校友自己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立大志做小事!”这是本次交谈中他对年轻人未来发展的建议,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确确实实是他人生不断践行最真实的写照,是他一路走来成功之道的真谛,也是留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文/ 江山2014MPAcc脱产班、蒲丽娜2013MBA(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