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方衔,2015MBA(3)班学生,于2018年6月毕业。现任职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主管一职。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获2015届MBA十大风云人物。
十年前的高考,方衔与华工失之交臂。十年后,他决定再次扬帆。今天,他终于实现了华园梦,可谓曲径通幽处,柳暗又花明。
“只要时机成熟,总有一天可以圆自己的华工梦”,方衔执着坚信。
2012年,方衔本科毕业。这一晃,就是6年时光,回想那一场高考,与一心向往的华工失之交臂,他至今仍有些许惋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5年,是方衔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接触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需要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工作上接踵而至的困难不可避免,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更重要的是,也阻碍了他在职业道路上的突破。因此,重返校园深造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也是他与华工结缘的重要契机。“其实,华工是我一直想考取的理想院校,能来到这里攻读MBA,终于圆了当年的梦。在广东省内,华工是最具实力的院校之一,在这里进修让我的理论知识真的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尽管临近毕业,但谈起终于圆梦的那一刻,方衔依旧满心欢喜。
“我们班里有一群有理想、有活力、敢担当的好伙伴”,方衔感谢在这里的每一次相遇。
“在我们班里,像刘鹤,充满激情、多才多艺,她善于演讲,还在2015年率团队在新生入学微电影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又以班级同学为题材,编写了小说《华山论剑》;潘舒萍,一个美丽大方、心地善良的小仙女,班级活动宣传、组织以及拍摄和通讯稿都由她一手包办”,提起这三年来他所结识的伙伴,他微笑中始终带着自豪。“我们班有一个传统,就是在每门课程的最后一堂课结束后,都会进行师生合影,用照片记录学习生涯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个特别的小习惯,不光记录着师生、同学间的情谊,也是方衔这三年足迹的最好印证。他珍惜这里的每一秒珍贵岁月。
“其在,则班级有魂,聚以真诚,凝以真心;景行克念、德建形端”,是班级对方衔的评价。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小到每门课程教材的发放、学生证的注册,再到作业的催交、堂课的签到,方衔尽心尽责,无微不至,可谓是凝聚班级的灵魂人物。“说起选择当班委的初心,就是为了能为同学们服务。只有真诚,才能建立最坚实的友谊,才能在班级里起到凝聚的作用”,能遇见如此温暖的班集体,让他心甘情愿地为班级付出、为同学服务。
而学习上的收获,则是学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提高。方衔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工MBA的教学形式,“老师的讲授从不会空中楼阁,他们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深入浅出地引导”。因此,经过三年时间的深造,方衔不仅提升了理论思维,同时也储备了更为丰富的学术知识,这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方衔已然成长了许多,如今的他更加沉着、稳重。友谊、知识和成长,是华工带给方衔的三重收获,让他更加坚信当初对华工梦的执着与坚持是值得的。
回炉深造,不仅仅是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方衔希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如今的方衔综合素质得到质的飞跃,专业储备更加丰富,在应对企业管理工作时能从更高的思维角度分析问题,处理起工作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仕途上也迎来了新征程。毕业后的方衔,将再次扬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
采访最后,方衔表示当初因对自己职业规划的明晰,所以选择攻读MBA继续深造,他也以一个“过来人”的角色告诫“后来者”:“其实,在成长的路上,大家都会不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在作出下一步计划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得到什么以及能得到什么。只要找准目标,不断前进,并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后记
即将挥别校园,难掩心中的感慨。离开,既是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即将再次扬帆前行的方衔,也把他对母校最真挚的祝福谱奏成一首诗:
百年学府经风雨,几般迁移岁月稠。
宁水泱泱成伟业,桃李芬芳夙愿酬。
金色秋季同欢唱,万千师生庆丰收。
前辈后生齐努力,再创辉煌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