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杨小环,2015MBA3)班学生,于20186月毕业。现任职于英国高林睿阁律师事务所,担任办公室经理一职。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硕士学位。

 

   丰富的学习经历,使她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拥有熟练的中英文沟通技能。这两者在她的工作和生活中相互配合,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追梦的人 一路狂奔

   多年在跨国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加之专业的人力资源理论学习,杨小环不仅熟悉国际商务运作,也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在目前知识快速更新迭代的大环境下,她深谙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她选择继续深造攻读MBA课程的主要缘由。再者,杨小环担任办公室经理一职,负责公司的全面管理,她发现在如今的岗位上所需的知识比以往更广、更全面,而MBA课程所涵盖的专业知识正合其需,“我很庆幸当初及早、果断地决定攻读MBA,否则三年时间稍纵即逝而一无所获。现在,我已经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学习经历和丰硕的学习果实。”

   “我先生就是在华工工作的博士后”,杨小环与华工有着不解之缘,在与华工的人与事接触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华工精益求精的精神与现代商业理念,这里有务实求真的学术精神,也有真切的人文关怀,一切都让她甚是喜欢。对于这一次深造的选择,华工注定是她的不二之选。

 

顾目流盼 分外精彩

   “课程全面系统,学到很多知识,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整个过程对我的锻炼是很大的”。华工MBA课程的学习,正好填补了杨小环某方面知识的欠缺,为她的工作无限助力。“其实,每个学科学到的知识都已经潜移默化地发挥了作用”, 财务是她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却是她的短板,所以在选修时特意选择了财务相关的课程,如财务分析、税务筹划,“所学到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到工作中去”,得益于学习上的精进与知识的学以致用,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完美结合。

   最宝贵的莫过于与一群伙伴结下的情谊,以及这三年来相处的点点滴滴。“几十个同学,多是各行各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工作经历相似、年龄相仿,大家有很多可以相互分享和学习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在一次关于投资分析的课程演示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的人贡献投资知识,有的人贡献财务知识,有的人负责PPT制作,最后递交的成果条理分明、切中要点、版面精美,在汇报演示中取得了全班最优的成绩”。她的言语里,已经勾勒出一幅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画面。“每个同学都有较为擅长的学科,这些同学会在学科考试前主动帮助班里的同学理一遍知识点,这一点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大家互帮互助、不藏私,这是一个可敬、可亲的大家庭。

   “三年的学习,不光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身处团队中协作奋进的快乐,收获了真诚的友谊,永生难忘。”

 

一路走来 一路感谢

   “在职读研难,怀孕在职读研更是难上加难”,原先计划半年内完成论文,刚着笔文献综述部分时,杨小环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感谢上天赐予的天使,而写论文的脚步也不得不由此放慢。写论文是一场战争,怀孕更是一场战争。初期的反应让她每天食欲不振,更遑论撰写论文,到了中后期的疲劳易累,更是让她无法长期投入工作。而且孕前还需要定期检查、了解怀孕知识、为分娩做准备等,这些都占据了她一部分时间,还要应付日常的工作。所有的这些,成为挡在她论文按期完成前的一座座大山。“偶然,我看到了一则关于一位日本母亲对于时间管理的故事。她共有五个孩子,但仍能如期完成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课程,可谓奇迹”,自此,她开始积极思考关于时间的管理,最终也探索出适合她自身情况的时间管理方案。

   老师、同学们的真诚帮助,也是她这一段求学路程的强大助力。导师叶广宇教授为指导杨小环论文的撰写,全过程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整体思路到谋篇布局,都耐心细致。在得知杨小环刚完成预答辩就进入产房后,班里同学纷纷送上祝福。“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肯定很难走到今天”,杨小环说。

   这一路走来,杨小环不无感叹,“在职读研,家庭的支持很重要,很感谢先生一直以来的支持,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她课后会时常与她的先生一起交流探讨课程内容,思想碰撞的火花给她带来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功不可没,“他们非常支持我攻读MBA,还给予我灵活的工作时间,允许时间的弹性调整,而且同意让我借用公司的办公场地,给有需要的伙伴结群学习”,可谓体贴入微。

 

 

   正是巧用时间管理方法,以及老师、同学们的强大助力,杨小环在同一时间收获了两份珍贵的礼物:一个硕士学位与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宝宝一路伴随着我查阅文献和撰写论文,也许刚出生就懂战略管理了”,她笑称。

 

   学习,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应该是打心底想要去做的事情。

   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不断追求,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