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徐沙,2016MPAcc脱产班学生,于20186月毕业。现任职于厦门航空江西分公司,担任财务一职。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

 

   初见徐沙时,会顿时被她身上淡然的气质所吸引。脑后简单地扎着马尾,带着朴素的框架眼镜,干干净净的她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笑起来时嘴角旁还会旋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静动皆宜的慢性格

   “我比较宅,性子偏静”,微微笑着,一副随和的模样。“平时喜欢追剧,也会运动锻炼身体,来释放压力。MPAcc学习两年,课程比较紧,学习中压力比较大,通过激烈的运动可以排解压力。”但宅女徐沙一旦化身班干部,却立即抛掉了往常的静与慢,认真负责的她形容自己是班级的“融合剂”,“带他们一起跑步、打打羽毛球,组织大家一起玩游戏,把我们班上的同学团结起来,每次想做什么都会组织大家一起。所以我们班的氛围特别好,特别融洽。”

 

决定读研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本科就读于江西一所高校的徐沙在大三时决定考研,大四潜心准备了一年,“考研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临近毕业时候,身边的同学就业的就业、出国的出国,对于未来的路似乎都有了定数。而对于考研的人来说,只能破釜沉舟,静心备考。”皇天不负有心人,徐沙考研顺利,过关斩将,来到华工。谈及当时的选择,她气定神闲地淡淡一笑,“读研的时候你所接触的平台和层次跟本科是不一样的,找工作的平台和眼界也更高了,也只有读研后你才能跨入那个门槛。在学校里不光是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素质也更高了。”

   MPAcc与本科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课堂以案例教学为主,本科阶段是没有的。”她的性格低调内敛,对于研究生阶段需要公开展示发表演说的任务倍感压力,“我以前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不健谈。MPAcc就读期间,经常上台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很多。”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起初令自己忸怩不安的课堂案例展示最后却一点一滴地锻炼了自己的表达与演讲能力,“之前上台展示还有点胆怯,一开始觉得挺困难的,但是之后就放开了,每次要进行案例展示我都会积极主动上台,已经完全‘化被动为主动’了。”

   同时,身为班里学习委员的她经常协助同学们处理与解決课业与论文上的各种问题。“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好,在哪都能游刃有余。所以学习真的很重要。” 同时,她非常强调课堂效率的重要性:“上课好好听讲,老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永远比自己看书理解更透彻,认真吸收老师授课内容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氛围和环境很重要

   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从高中起就是徐沙的目标,但是由于高考失利,她没能来到理想的大学就读,所幸研究生阶段圆了梦。时间淘尽了记忆中的痛苦与难过,剩下的只是美好的圆满。“华工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发展空间比较大。而且我觉得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文化氛围很好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位于广州的华工所拥有的资源更不必说,徐沙提及母校,饱含感激:“华工有着好大学的风范,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提供的学习资源很丰富。除了学习设施完备外,学生活动也丰富多彩,协会社团等课余活动你想参加什么都有。校内管理规范,同时又有很强人文关怀,中秋节还会发月饼。”对母校一连串的回忆赞叹后,她一脸诚挚地发出感慨,认识了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是她的幸运,谈到导师陆正华教授,她更是满脸敬佩的样子,“导师她特别负责,我很感激她。陆老师虽然看起来很严厉,但实际上很为学生着想。她会亲力亲为带我们去做项目、做调研、做汇报,给我们推荐好的书籍……而且在各类考核中给学生的评语永远都是亲笔写的,真实而细致,表现出她对我们的用心关注。”她语气恳切,眼中充满对导师的崇敬之情。

 

看清自己是一门学问

   “大学本科毕业还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目标不明确,但是就读MPAcc的时候就很清楚了,定位清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谈及就读MPAcc的变化与感受,徐沙最大的体会是:在读阶段,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就读期间两次实习让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更加确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第一次实习去的是广州地铁,让我知道了国企的氛围是怎么样的,觉得那种平和的氛围跟自己的性格挺契合的;第二次实习去了招商证券,券商随时要加班,工作节奏很紧凑。”因此,确定了自己与国企企业文化投机的她最终选择了厦门航空江西分公司财务岗的offer

 

   尝试着不断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终生课题,徐沙冷静自制的自我审视让她确定自己究竟要什么。她不为外人所扰,有着自己的生活智慧。人生有很多活法,没有优劣,只有适合与否。只看她不骄不躁地朝前走着,一步一步地保持着自己的步调,慢慢地,漫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