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利波,2015MBA(深圳)班学生,于20186月毕业,现任职于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管理部总监兼设备部总监。曾就职于跨国医疗集团SHL Group担任中方高层管理人员,曾获PMP、金牌经理人等职业培训证书。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这是王利波对自身的评价。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外企担任管理者的他,却毅然辞职,加入初创公司;而后担任了高管,事业有成,依然选择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继续深造。在不理解的人看来,王利波是在不停地给自己找麻烦,但在他自己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或许可以这么说,王利波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无尽的奔跑,一公里、两公里、三公里……每一阶段的努力,都是为了离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一步。

 

 

“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终将是喜人的”

       王利波是一位跑步爱好者,这项对场地与对手没要求的运动,诚然枯燥,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强烈的目标意识。5公里、8公里、10公里……定下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迈步向前,永不言弃,哪怕是在9.9公里处停下,都意味着失败。“跑步,只有到达终点与中途放弃两种结果。定下目标后的坚定与达成目标时的决心,两者同样重要。”不仅仅是跑步,王利波对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秉持“目标”二字的信念。他会根据自身情况定下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将其实现。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柱,在王利波的成长历程中,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并以自身的目标一步一步努力,推动着他走到了今天。

       王利波在外企工作时,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在内心目标的驱动下选择离职,来到一家并不十分成熟的初创公司。在协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王利波不断迎接挑战,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对于自我提升,他有着永不止步的决心与恒心,也从不满足于现状的安稳,而是根据自身状态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目标,并制定计划逐一击破,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加出色的自己。

       不只是工作,对于学习,王利波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并不因为有着一份好工作就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向更高的平台冲刺。在报读华工MBA前,他一直坚持学习英语,每天早上利用自由时间背诵单词,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更远大的目标。

       对于选择华工作为提升自我的平台,王利波有着自己的想法,“从最实际的方面考虑,华工地处广州,能节省我大量的时间与交通成本;从进修的层面来考虑,华工的MBA是华南企业家的摇篮,在这里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校友,能够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拓宽自己的眼界和交际圈;从个人角度出发,华工的氛围符合我未来想要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规划,这不仅有助于我系统地学习管理体系,也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我的管理技能。”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确实令他受益匪浅。在华工攻读MBA期间,丰富多样的课程给予了王利波前所未有的启发,与此同时,很多老师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就读期间,我学习了很多课程,也有幸接触到很多老师,得到了他们悉心的教导,例如,李荣钧教授的《数据、模型与决策》、李敏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龙志和教授的《管理经理学》、陈明教授的《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我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着实令我受益良多。”MBA的学习经历,也给王利波带来很大的改变,他深有感触,“MBA的学习教会了我如何运用全面、系统的管理架构和思维来应对企业中的各种状况,让我在实际的企业活动和部门管理中有效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这也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也帮助我加入现在的新公司,承担了更高的管理层职责。至于个人生活方面,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多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帮助我培养了不断学习与提升的良好习惯,比如读书、跑步等。可以这么说,这段学习经历使得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多姿多彩。”

 

“无论如何,经历是金钱买不来的 ”

       王利波在班级中是一名积极分子,一直很受班上同学和老师们的欢迎。而他本人,也对这种“逃避”有着自己的见解。“很多人因为不愿面对跳出舒适圈的恐惧感而封闭自己,但我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跳出舒适圈不是一种磨难,而是一种自我超越,在这种经历中你所获得的收获是无法量化的,因为它是多种多样的。走出去,多和同学老师交流与互动,有时候还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人注定不能只做喜欢的事情,在企业也一样,只有通过交流、参加活动促进大家的凝聚力。不管是在上班亦或是在下班后,我们都成为朋友,才会更有默契、更有效率,这一点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还是社会交往都适用。”

 

 

       而当谈到印象最深刻的班级活动时,非常意外地,王利波讲述的是一次“失败的”班级出游经历。当时他们一行人去深圳某小岛出游,本来打算在岛上住一晚,但去到才发现酒店的设施实在不尽人意,只好退房折返。当时已经没有从岛上回深圳的船只,他们只好去和小艇的负责人交涉,交涉的结果是分几班返回。“不完美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我们参与的一切,都只是人生中的一场小小经历”,这次“不完美”的出游,依旧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关,王利波说的另一个小故事也让人深有感触:之前他去故宫游览,遇到一个老人,说来故宫最重要的不是看到多少展品,而是“来过”本身,这也是经历。

       或许人生就是一种过程,无所谓做了多么重要的事,或是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同样重要。当你回想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难忘之处,那些记忆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于你而言都是一种收获和财富。甚至,挑战和折磨更加促人成长。

       对于王利波而言,在华工的学习生活也将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与回忆,是他人生新旅程的基石。

 

“每个人要具备三种能力”

       对于王利波而言,学管理是他未来职业生涯的一大出处所在,“我一开始是技术出身,但技术本身是有很大瓶颈的,为了自身的发展,我选择调整自己的职场规划,慢慢转向管理。”而对于管理本身,王利波也有着自身的见解:“管理就是与人打交道,要在业务基础上去管人,就一定要了解技术,也要了解管理。每个人都要经历被管的阶段,调整自己的定位与心态。在对自己定位明确的基础上,明确对未来的目标和规划,可以一直转换,但是一定要有。起点是由终点决定的,一定要有方向。”

       基于这些见解,王利波还进一步提出了他所认为的职场人在工作中具备的三种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而随着自身身份的转变,对这些能力的需求也随之改变。

     “进入社会的时候,心态要放平,没有什么一定要获得的;要有职业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没有目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对于学习管理的“后来人”,王利波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王利波不断提升自我的好学之心令人钦佩,而对于带给他的这段美好学习经历,他也满怀感慨:“我认为我很幸运,也很幸福,能够在而立之年成为华工人的一份子。在这里,我祝愿母校大展名校之风范,育振兴中华担当之人才;追求卓越,永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