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彭康铭,2016MBA脱产班学生,于2018年6月毕业。在校期间,担任第四党支部书记、MBA联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曾获工商管理学院2016-2017学年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2016年度研究生入学二等奖学金。
“在追寻变革前,骚动的灵魂总是不安。”
前行是寻找答案最有效的办法
两年前,缓慢的职业晋升,让彭康铭感到沮丧。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也使他渐渐变得浮躁。那时候的他,期待实现自我提升,盼望扩大交际圈,迫不及待地想要给自己带来一些变革。但是,追逐变革,往往也意味着舍弃。彭康铭在过去做着的,是一份安逸的工作,待遇稳定,波澜不惊。如果寻求变革,即意味着舍弃这一份既有的安定。所以他在做出选择前,也有他犹豫再三的过程。最终彭康铭想,与其在彷徨中犹豫,不如大胆前行,在路上寻找答案。
“首先要明确方向,至于其他的事情,只要认定是对目标有帮助的,就踏实去做”,彭康铭决定继续深造,最直接的动机源于对管理咨询行业萌生了兴趣,“在我对管理咨询行业产生兴趣后,开始收集相关的行业信息。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收集的信息并不足以让我深刻地认识这个行业,工作数年后再转站另一个行业,难度可想而知。而重返校园深造,务实理论基础,是一个绝佳的选择。”由此,彭康铭选择攻读华工MBA,继续深造成为他计划转行的重要一步。
前进中,自会收获满途
在这短短的两年学习生涯,彭康铭表示收获满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尽职尽责的导师,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对自身、对世界更深刻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世界,认识都更加深刻”。
在求学的路途,会遇到许多良师。而宋光辉老师,是彭康铭最为敬仰的人。“宋老师不仅学识渊博,也非单纯的学术派。拥有证券工作履历的他,尤为重视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论文中出现不妥的地方,宋老师不会直接否定,也不会就此给出答案。他耐心细致地指引,引导学生认清楚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最深层的道理。生活中的宋老师是一个谦逊、随和的人,淡淡的微笑时不时的会出现在脸上,和他交谈总让人如沐春风,亦师亦友。”
在华工,也有过团队活动的难忘回忆。2017年,彭康铭跟随作为华工MBA小虎队的成员,参加了第六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这场徒步竞赛,历时三天,共七十五公里,是华工MBA第一次组队参与亚沙挑战赛。彭康铭希望团队能够取得好成绩,他也不遗余力。在赛前的观察期内,为达到大赛要求的标准,并能拥有最好的状态参赛,彭康铭每天坚持健身,控制饮食。参赛过程中,彭康铭跟随团队的“战友们”在茫茫大漠之上一步步行进,齐心协力地完成比赛。最终,华工团队顺利夺得了本次赛事团体最高奖项——沙鸥奖。团队里每个人的超强执行力与非凡耐心,都使得彭康铭为之深深折服,也使他对“团队合作,坚持不懈”有了最直观的体会。
(图:参加第六届亚沙大赛)
这两年里,彭康铭更为重要的收获,是自信。在一次课程中,彭康铭与同学们进行了关于中兴国际财务报表分析的模拟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采用分组的形式,组员间相互平等,每人分析各自负责的模块。但由于不同模块存在数据量的差异,部分组员抱怨工作量的分配不合理,一度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而此时,彭康铭勇敢地站了出来,当起了小组的领头人。他对小组重新进行统筹分工,协调化解了组员间的矛盾,最终带领小组顺利地完成研讨内容。事后,大家都对彭康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这让他收获了满满的自信。
而立之年,破局立新
2018,是彭康铭的毕业之际,也是他的而立之年。经过两年前的踌躇,再走过两年的成长,有舍弃,有收获。今天,他再次出发。这既是一次破局,更是重要的立新。临近毕业的他,已经踏上了管理咨询的路途,跟随项目南征北战,准备好了在咨询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面对社会的快速变革,选择重返校园深造的人也许是为了提升学历,或是为了创业奠基,也可能是为了转行。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一定要明确自己人生中的方向。也许在面临抉择时会有所犹豫,但只要为自己设立小目标,并坚持小步快跑,一定能到达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