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简介】谭蕴心,2014MPAcc在职班学生,于2017年6月毕业,现任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审计师。
读研期间积极提升自我,换工作、写文章、做微商,谭蕴心绝对是一位勇于蜕变,争取绽放的新时代女性。在一间不大的课室里,我们对面而坐,开始畅聊。她给人的感觉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腹有诗书气自华。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当问及为何会选择华工时,谭蕴心提及八个字“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这是华工的校训,也正是这短短的八字一直激励着她从学到行,行而复学,最终达到知行合一。这种精神不仅在学习上给她指引前进的方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如是。谭蕴心说,人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更难的是拥有活在当下的智慧和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焦虑,觉得时间不够,其实都是陷在对未来或者过去的情绪里,而当下的境遇与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正视与解决的事情。
在三年的时光中,谭蕴心在学习之余不断尝试创新,挑战自己。换工作、写文章、做微商……一路跌跌撞撞,却也收获了成功。她望向窗外,似在回忆,轻声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规则,在规则中找到了最佳玩法。”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做好一件事,还需要看到这件事所在行业的前景、容量以及模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业分析能力。这种分析能力,以前的她并不具备,但是透过实践,她完整地感受到一个商业团体的运作,及小型公司的正常运转,也明确了自己适合的领域。
“还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吧,我们的校训能帮我们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谭蕴心颇带笑意地说道。的确,校训是经验与智慧的浓缩,更是千万学子人生道路的灯塔。如谭蕴心一般,铭记校训并且付诸实践,便可做到无悔。
知来处,明去处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三年里,有一位恩师给谭蕴心留下了深刻印象,谈及此,她眼眶有些泛红。“当我们上《纳税筹划》课时,任课老师易奉菊教授在课间到课室外散步了一圈,回来后,眼睛红红的。她告诉我们,这次上课的课室正好是以她的恩师黄德鸿教授命名的课室。而恩师对她的循循教诲,也正是她自始至终未放弃讲坛的原因。”易奉菊教授以其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学术水平使得谭蕴心将“感恩”二字时刻铭记于心,她说,透过教授对恩师的态度,能真正地感觉到教学理念对下一代的影响,以及后辈对恩师的感恩。
对于处于时代浪潮下的新女性,谭蕴心也有自己的看法。“知来处,明去处”,她如是说道。短短的六个字背后隐藏了坚定、坦诚与自信。她说,自信对于当代女性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唯有自信,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及潜力,从而才有坚定、勇于挑战自我之说。
“知来处,明去处”,谭蕴心一直以来也正是这样做的。饮水不忘思源,她在铭记恩师的谆谆教诲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身处何方、将往何处,以自信、坦诚的态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愿远方一路阳光
在谈话中,谭蕴心多次提到一个词,“做人”。她回忆到:“2016年12月份的时候,我曾参加过一个沙龙,叫做《赚钱的方法》,当时请了耐克在亚洲最大的代工厂老总Thomas吴振山先生压轴讲话。这个话题很现实,我们猜测作为三代传承的企业老总,吴老先生一定会给我们很多建议,但最终,他只送了我们两个字:做人。人做好了,一切自然就有了。”谭蕴心说,她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很震撼,“做人”难,做好一个人更难。而做人的关键是磨练出属于自己的品质,从而淬炼出顶天立地,与“人”字相符的智慧。“做人”,看似简单,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修行。做“好”人,做好“人”,是谭蕴心在不断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她给师弟师妹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提出的建议。
在即将离开华园之际,谭蕴心十分不舍。她说:“在华园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恩师的知遇之恩,同学的相互协作.....这些都将成为我最好的回忆。”当问及最想对母校说的一句话,她只说了两个字:感恩。
心怀感恩,不忘初心。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精彩的旅程即将开启,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文/雷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