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简介】陈传波,2014MBA双语班学生,于2017年毕业,现任GoPro公司采购经理。同时他作为华工MBA户外俱乐部会长,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学校、社会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
与陈传波的初次会面,是在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他面带笑意,答辩的顺利进展使他步履轻松。
历经挑战,砥砺前行
“三年的时间过得真快!”当谈及最初回到校园的选择时,陈传波感叹道。在外企工作了十多年后,他遇到了瓶颈,实现职业理想似乎变得有些困难。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报考华工MBA,用知识给自己的人生更多可能性。
“华工是华南地区企业家的摇篮,”陈传波颇为自豪地说。在这三年里,他时常参加学校举办的行业沙龙和主题讲座,在此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三年来,每门课程的Case Study分组讨论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同学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学校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阅历因此而更丰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风景,遇见了许多从前不曾遇见的人。一个决定可能让一生因此改变”,说到这里,陈传波颇为感慨。
提及师生之情,陈传波坦言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导师钟远光老师。“毕业论文是个大工程,需要十分的耐心与细致。那段时间我因为论文和工作难得休息,很辛苦。令我十分感动的是,老师在繁忙之余,抽空一字一句地帮我提修改意见。当我看到论文里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感动到不知要说什么,唯有更加努力,将论文改到最好方不负师恩。”苦心人天不负,最终陈传波顺利地完成了毕业答辩,并获得了老师们的肯定。
选择就读MBA这条路,便注定繁忙。工作日上班,周末上课,陈传波工作地点在深圳,周末要到广州来上课,更是辛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也绝非易事。但他说:“我不觉得辛苦,上天分给每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时间挤挤总是会有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没时间,其实那只是给自己找的借口。”
在这三年里,挑战有之,困难有之,但幸运的是,他有所收获,收获了知识、快乐、恩师、挚友,这些收获也为他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历经挑战,砥砺前行,三千越甲可吞吴。
运动是永不孤独的旅程
“说到这三年,最不能遗忘的就是我和我的团队户外运动的经历”,陈传波饶有兴致地聊起了他和“小虎队”的故事。由华工MBA学员组成的户外竞技团队“小虎队”曾踏过惠州十里银滩、穿越深圳东西冲、挑战华南第一坡、徒步进行三天两夜的沙漠之旅……这些都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同时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而陈传波作为队长,其肩负的责任、承担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从活动的推广、众筹与拉赞助到组织队员拉练,陈传波用自身行动一步步凝聚队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带领队伍一次次取得佳绩。“亚沙一次,沙友一生!”徒行的苦不言而喻,但徒行的乐可能是很多人感受不到的,在此过程中,可以体验征服自然、收获挚友的快乐。“在比赛中我看到很多锲而不舍、与伤痛做斗争的同学,真的很感动!战胜了酷暑,战胜了自己,这才是人生的一大进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陈传波每每聊起户外运动,都充满激情。运动是永不孤独的旅程,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历史,未来,他将继续前行。
诗在远方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告一段落,但工作还将继续。陈传波说,在下一阶段,工作之余,他也将保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给自己设定了5年和10年的职业规划,一步一个脚印,除此之外他也会继续参与各类户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每个人在社会和大自然中都显得非常渺小,人的一辈子在某个时间段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只是有些帮助无法用金钱、物资和时间来衡量。所以,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公益就是回馈社会对我的帮助”。
陈传波说他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从来不羡慕别人的成功,也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做到无愧于心。
谈及离别之际最想对母校说的话,陈传波十分诚挚地说:“华工给予我人生第二次深造的机会,毕业之后我将以校友的身份尽我绵薄之力,回馈母校。”
常怀感恩的赤子之心,带着最初的理想,一路前行。诗亦在远方,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一路诗歌一路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