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芳 2011MBA(1)班
广东春燕纺织有限公司 企管部部长
成绩一向优秀的我,高考失利而无缘重点本科,从此生命有了一份缺憾。就业、成家、抚养孩子,我与大多数女人一样重复着人生最简单的旅程。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在纷杂的人世间,每遇困难与挫折,一丝失落和茫然总会在回首与追忆时,有意无意涌上心头。为了一个曾经失落的梦想,也为了给浮躁的心灵一次洗礼和沉淀,我走入了华工,一段让我无悔的MBA学习旅程。
每逢周末,踏着晨光出门,合着夜色回归,已成为生活的常态。三年异地求学的奔波和艰辛,令朋友和同事难免质疑,这么累究竟值不值?与20多岁的同学相比,我的选择会不会太迟?我始终微笑着告诉自己:只要有开始,就不算迟。
在这里,我找到了曾经熟悉并喜欢的学习氛围,丰富系统的课程设计,老师深度的案例分析,让我经受着一次次思想的突破,沉稳和定力成为了我面对困难时强有力的武器。
如今身着硕士服,轻松、兴奋和不舍相互交集。感谢所有见证我成长、帮助我升华的老师,感谢陪我走过美好时光的富有热心、团结友爱的同学们,感谢华工为我记下的每一个坚实的脚步!
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将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相信我们,未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会精心书写生命的每一笔,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追求和梦想还在路上奔驰,没有停步!
钟舒家 2011MBA(2)班
广州亚钢钢铁有限公司 财务副经理
一晃三年过去,MBA毕业的时刻最终来临。
毕业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在收到MBA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想象毕业证书的样子,开始憧憬毕业后的美好时光。三年的奋斗生涯,多少努力和付出,多少辛酸和汗水,梦想中那张薄薄的纸上承载了太多的期望。而毕业象征着收获,象征着三年风雨历练出的成果,当精美的毕业证落入手中的那一刹那,是对所有付出的最佳诠释,是对所有收获的最好肯定。
毕业是我盼望已久的时刻,平日是如此之遥远,但当它真正来临时,却又是如此的匆忙。回忆三年,有着我们拼杀在MBA案例大赛的身影,有着课堂上的激烈讨论,有着学习工作之余的交心攀谈,更有着长久生死告别……时间能够冲刷一切,即便是现在的留恋和伤感,也将会最终消失。唯一能封存记忆的,或许只有那些能将时间定格的数码照片。
毕业意味着告别,告别我们的MBA生涯,告别我众多的同窗好友;毕业旅行过后,大家将各奔东西。
毕业虽然意味着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但绝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征程的起点。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人生的使命,便是奋斗不已。不断地准备开始,不断地迎接结束,做到善始善终。
新的开始很快就要到来,为新的征程而祝福自己,祝福各奔前程的同学们!
何捷航 2011MBA国际班
博世力士乐 销售
四年前,抱着尝试的心态报考了华工MBA课程,即使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也没有太多的想法。那时候对读MBA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对于MBA的看法多数只是道听途说的一些观点。直至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今天,才恍然意识到这三年对我的意义。
迈入熟悉的华工读书,带着问题与经验来到课堂的确与大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在华工管院里不只蕴藏丰富的知识,还有众多灵动的头脑以及深邃的智慧。老师们的问题以及评论总能一语中的又意味深长。在强调互动的课堂上,在一次次组织的活动中,在课余的闲聊交流中,有幸认识了一班有着不同的社会阅历的同学。正因大家不同的观点因此收获的不只是友谊,还有眼界与睿智。更重要的是12号楼师生及教务工作人员都充满了朝气,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这不正是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的特质吗?
毕业了,在三年后我总希望说获得了什么,可有得也必有失。周末上课总会牵扯到更多的精力,因此我们就是在得失的取舍间不断的磨练与思考,不断地做决策,不断的进步。
最后,祝福大家在各自的道中不断进取,越走越好!
刘斌 2012MBA脱产班
云水苍苍,珠水泱泱,美丽的华园,我的母校,环境优雅,历史底蕴浓厚,身为华园人,是一种荣耀,这种自豪来源于“华工吾校、伟人遗芳”。2012年从社会回到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腔热情的勇气,更要坚韧的意志。在这里,有同学们相伴,有老师们相随,师生谊、同学情、华园情,这些都是一个个值得回味的珍贵情谊。我们怀揣梦想,因为我们都知道,华工是能够实现我们梦想的地方,工商管理(MBA)教育针对的是有一定社会阅历经验的学生,每一个学员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上天眷顾,入学即遇甲子60周年校庆,30周年院庆。历史仿佛选择了我们,而我们更是毫不犹豫地力挺华园,在这里,梦想起航,友情长久…...
选读这个专业,意味着放弃大量的休息时间,要投入精力,相信很多同学都经过了仔细地思考。特别是在我们全日制班,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切身体会。同学们忘我地学习,为的不仅是一纸学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难忘的人生历程中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若干年后,这个过程尤如美酒,越发醇香,越令人闻着陶醉。MBA学习阶段,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愉悦同学们的身心,而且增进同学间友谊;各式内容的专题报告讲座,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在这里,可以近距离与学术大家进行精神交流,可以与各领域成功人士探讨行业的发展。学习与交流,争论与辩驳,体现出追求卓越,展示了学术辉煌。
一晃两年已过,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两年,教室里、课堂外,到处都有我们求知的身影。自强不息,名校风范,作为211、985工程高校的华工,师资高配、学子多才,同学年少,青春激扬,或许很多人疑惑“其实你们年纪已经不小了,有很多都已经为人父母”没错,岁月可以在人的脸纹标上符号,而在追求知识的时光轨道上,青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永远都是斗志昂然。只有懂得对时间感恩的人,才知道其宝贵,才理解其延续的意义。华工,崛起南国,培育栋梁,这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势必增添耀人的光芒。那木棉花红,百步梯长,红楼耸立,碑铭铿锵,将显得更有魅力。
曾几何时,走在幽静的校园上,金银岛畔,湖滨路旁,人生多精彩,何来寒窗自讨苦?尤其是在撰写论文阶段,很多人都彷徨过,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同学们相互鼓励下,最终都“挺”了过来。通过论文答辩的那刻,随着快门咔嚓一声定格毕业相的瞬间,在授予学位被祝贺“恭喜你”时,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感觉是最幸福的人。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这几年的付出,都会随着这一个个难忘的时间段升华、凝结,变成求学生涯中美丽的琥珀。
前人创业,后人图强,工商管理(MBA)是实践与理论结合很强的学科,华工作为华南地区最早创办的院校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作为学员之一,我深刻懂得这段弥足珍贵的学习经历。在这两年里,政治上追求进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业上奋力前进,广泛摄取,积累了经济、企业管理、法律等知识。只有一如继往,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才能够终身学习,勤勉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平常的学习交流中,老师们不离不弃,更多的是以交流姿态授课,让学子备感这份敬业,连教授都能够与同学们共同进步,那我们就更有动力积累学识了。求学路上,有很多事情要面对,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历久弥新;共同进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可以处处体会到老师们、同学间的这份温馨,或许这就是华园特有的情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在这伟大的时代,人人享有出彩的机会,中华振兴,我辈担当。大学之道,在于用;大学之人,胸怀天下。华工给予我的不仅是文凭学历,更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要展现出华园人的风采。当背上行囊走出宿舍,离开的仅是校园,而这份华园情,将长久绵延!
林广文 2010MBA(3)班
广州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在华工MBA研究生近四年时光转瞬即逝,其中一年是在美国进行MBA学习,也因此比其他同学多了一年。在这近四年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用“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MBA的学习课程也许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能有机会在离别学习十几年后又重返校园,与老师同学们的坦诚友善,在丰富的阅历中再次沉淀和成长,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丰富和职业道路,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有了更多的感悟,也拓展了自己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说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仅增长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班志同道合且有建树的同学们。茫茫人海中,我们从不相识到相知,不知是累积了几世的缘分。我们共同交流,共同成长,从老师和同学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自己以往所欠缺的东西。忘不了为探讨问题的各抒己见;忘不了为一个答案而争得“面红耳赤”;忘不了觥筹交错时的欢畅淋漓;忘不了移动课堂时的心灵触动…
虽然时间屈指可数,但这些让人值得回味无穷的记忆,将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虽然我们完成学业,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踏上新的征途,以后聚在一起的机会不会很多,但是我们师生间的情谊却长在!多样的沟通方式将会把我们紧紧的连在一起,共同分享知识所带来的快乐,共同分享收获后的喜悦!
雄鹰离不开蓝天,水手离不开海洋,学习是为了那更遥远的地方,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我们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为我所用,为自己所确定的新的目标而奋进!亲爱的同学,当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心灵需要靠岸的时候,我们就是彼此的避风港。
最后,感谢华工MBA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感谢黄文彦导师老师的教诲!因为有你们,所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