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林伟杰,男,广东潮州人,华南理工大学1994级MBA校友。曾任华能汕头燃机电厂副厂长,华能汕头分公司(燃机电厂)经理(厂长),华能广东分公司(汕头电厂)副经理(副厂长),华能福州分公司(电厂)副经理(副厂长),华能上海分公司副经理,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厂长,华能国际市场营销部副经理(主持工作)、计划发展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目前任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读书时代:结缘华工求学路
MBA诞生于美国,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中国的MBA教育最早始于1993年,林伟杰刚好是在MBA出现后的第二年入读华南理工大学的MBA课程。当时的他已凭借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肯干逐步走上了管理岗位,并在工作之余,细品管理学经典著作,自学了相关实用的管理理论。这为以后的继续深造的漫漫求学生涯奠定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基础。
随着职位的提升,林伟杰发现原有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他很想进一步系统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管理知识。当时华工是全国第一批华南地区首家试点开办MBA的学校,但只在深圳开班。那时汕头至深圳还没有开通高速公路,来回要十个小时,这样显然不利于学习。于是,林伟杰就到学校研究生处积极说明情况,争取能在汕头开班。在校领导和管理学院的支持下,在乡土情谊深厚的汕头校友会的帮助下,华南理工大学于1994年在汕头首开MBA班,他也就成了该班学员并任班长。
求学收获:忆往昔简朴学习生活
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以来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师荟萃,根基深厚。东湖之滨,绿琉璃,瓦黄脊,红妆墙,琉璃彩画装饰,华工的建筑典雅优美;励吾科技楼前,大气的校训石头“博学明辨慎思笃行”;平湖钟声的悠扬动听,不逊色于可爱的英式大本钟,夜晚温柔叮咛,清晨唤醒;百步梯苍劲古朴,掩映在两旁的绿树丛中的石梯拾级而上,象征着华工学子年年传承下来的进取和拼搏传统。
华工MBA1994汕头班的学员全是华工原校友,那个时候大家对班级的建设很热心、很团结、很活跃。每月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天日夜连上课,比起之前的大学学习来说实在是很少。但这样更促使大家更珍惜每一分一秒上课的宝贵时光,当时同学学习都很认真,在课程之余开展了多种讨论。
说到同窗情谊,很多老师、同学和课堂让林伟杰记忆深刻。
当时的同学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中高级企业管理者,他们的共同语言很多,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多有共识,有着一番心怀全局的管理者胸襟。也因此,他们在课上课下都珍惜彼此交流。同学之间又热心互助,大家一起对其他人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诊断和商讨。
林伟杰还特别强调说,时任副校长刘焕彬对汕头班很关心,亲自来到汕头为学员授学位。学院的厉以京、许统邦、蓝海林、沙振权、周裕新、蔡国强等老师的课程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究生处王国荣、文冬梅等老师也为汕头班的开办做了很多工作,并多次来到汕头指导。如此多老师关心1994MBA汕头班的学习与生活,这样的师生情让他们深深感动和不断怀念,给他们留下了关于MBA学习的美好回忆和宝贵的琥珀般闪闪发亮的情谊。
在华工学习MBA这段经历,对林伟杰及其他同学而言,有着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经过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理论,对于原学工科背景的学员,进一步拓展了其对经济、金融、企业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对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学员来说,有助于系统研究和工作实践。
如今回过头来看,林伟杰对华南理工大学的MBA课程非常认可和怀念。这样的学习契机给他带来了生活以及事业上的收获,拓宽了原本窄小的精神交流的空间,夯实了事业上坚实的理论基础。
工作信念:打好基础,实践创新
“有序的事业规划和人生台阶不断进步”不应单单是种理论,它更多的应付诸于实践,这样才可能成为我们追求事业成功梦想的垫脚石。在林伟杰看来,自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几乎每2-3年就被安排到新岗位,因而必须不断学习适应,再拓展才能自如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同时,他还坚定地认为学习才是实践的阶梯,做人才是做事的基础。也正因此他能从最初的技术员到如今的西安热工院院长。
一直以来,生产型企业都朝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努力,希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这对于所有生产型企业而言都是摆在面前必须得面对的一个持久战。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是西安热工院主要从事的领域,林伟杰这些年来努力带领团队向着新目标突破。他认为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提供了不断向前的新手段,但节能减排工作一定要系统研究,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否则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比如近期一些地方出台的治霾措施就有其局限性或盲目性。
针对当前人们热议的核能发电,在林伟杰看来,火电和核电行业正处于加快升级的阶段,行业的发展需要统筹技术、生态、经济等因素。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因地制宜,要防止盲目的一刀切方式。面对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对待,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及国家科技部等在西安热工院设立了关于热电项目的研究中心,林伟杰认为热工院之所以可以被国家如此重视,关键是长期的科研,面向生产服务的科研,使得西安热工院具有较丰厚的技术积淀。热工院近年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技术开发,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得到业内的普通认可。
深情寄语:殷切希冀,严格要求
相比二十年前,如今读MBA群体正逐渐年轻化。于此,林伟杰建议,最好是从事了一定的管理工作实践后再来学习MBA,才能更好的理解课程的精髓。在他看来,MBA学习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如经济学、金融等)部分、实践部分(即真正从事管理岗位的历练),实战理论部分(重点案例分析),缺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完整。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得学员更好地理解管理知识与内涵,也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关于学习,林伟杰认为,学习应成为一种习惯。在人生中要交好两个朋友,一个是书,一个是自己。读书是个人对作者经验的交流和想象,是拓展思想的最好手段,前提是要读好书;与自己为友,就是要用第三只眼看自己,独立思考,安抚心灵。心静方能修好身,这样方能“正心、诚意、格物、知致”,而后方能成事。
展望未来:稳健实干,细水长流
如今,林伟杰取得了常人羡慕的成功,他也因此付出了很多。频繁的工作调动,使得他从汕头、到福州、到上海、再到现在的西安。这于旁人是难以想象的,但他却能很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他说,事在人为,心安则是家。多点责任感和多点担当,就会得到多点理解,多点付出才会多点心安。他也希望,不要只盯住成功人物光鲜的一面,而要更多了解他们创业的艰难的一面,那些尚未成功但同样付出的努力,也应该受到人们的敬佩和尊重。
从林伟杰的言语中,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他的谦虚,他总会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只是他这个大师兄作为过来人的感受之谈。他认为环境的变化,要求人不断学习,人始终都要从学习中获得动力和向前的勇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看得更高更远。真挚地祝福林伟杰,祝福他带领的西安热工院团队蒸蒸日上,造福乡土。(整理者:周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