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5月14日讯(记者吴瑕专题撰文)有共同价值的社群才能长寿,而科技则可以让社区更温暖;微社区项目可整合社区多方资源,但应该从社区居民最揪心的服务需求着手,例如健康管理和保障……

  昨天,信息时报十五周年庆广州时刻演讲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庆园博士,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王向阳,广证恒生新三板互联网传媒研究员温朝会,奥飞智能科技CEO陈景青,中国人寿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刘诚,以及信息时报社总编辑黄楚慧先后与现场200多位观众一起,深入探讨社区的价值与未来

 

华工新闻学院博士张庆园:能平等对话的社群才有吸引力

 

  在互联网浪潮之下,一人一世界,人人释放自我。然而,发朋友圈者,回应者热热闹闹,知音却寥寥。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人人都会渴望社群,也就是话题相投的共同体。于是,各种各样的社群应运而生,有自发的、也有策略性的。但多数策略性社群存在一个根本的局限,就是对话的缺失。

  策略性社群的出路是对话。一个人只有成为表达者,才有可能成为倾听者。让每一位加入社群的成员都在对话中感觉到不可被替代,社群对他们而言才是美妙的、有吸引力的。

  要做一个稳固的、长寿的社群,就得实现信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这三个维度。一帮人有了共通的信息和行动,就成为一个基本的信息共同体。而所有的共同体从根本上说,都是利益共同体,有共同的利益取向,或某种形式的利益交换。但是,在利益之上,共同体也要将自身培育为一个能够提供信任、温暖、尊重、安全、理想、信念的价值共同体。没有价值共识的共同体,脆弱而难以长久。

  期待微社区e家通能够在对话中建构和引领美妙的社群!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王向阳:从社区居民最揪心的服务需求着手

 

  我是通过中国电信通信服务进社区在天河区林和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而认识微社区e家通的。自此,我每天都能从公众号上获取实用又好玩的生活信息和新鲜资讯,成为了这个拥有亲和力的社区信息平台的用户。

  微社区e家通是一个根植于街道、社区,又与门户、互联网老大级应用存在差异发展的信息平台。希望这个平台能够解决市民的痛点,大的服务可以由政府提供,而微社区就应该给居民提供临时、个性、应急、短时、突发的服务。目前,它应从社区居民最揪心的服务需求着手,将基于社区家庭、居民的各种服务整合成服务产品,提供社区个性化、唯一性、快速、可信赖的生活服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