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20日讯(记者林森)卡尔维诺说: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在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三馆一厅已馥郁绽放。这座城市的文化掌纹,在有机生长中愈加丰富和清晰。

518日,记者独家采访了三馆一厅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陶郅教授。对于长沙晚报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之星城地标大赏,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沙人,究竟陶郅心中的星城地标是怎样的呢?

 

城市地标应唤起回忆和共鸣

 

一般来说,处于城市重要节点上,显著地改变了城市形象且代表城市性格的建筑,容易成为地标性建筑。陶郅以三馆一厅举例,其处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地域节点,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特征,还为市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的大型场所,因而能较快获得长沙市民的情感认同。

  在陶郅心中,放木排的号子声伴着滔滔江水激昂而又深沉,编织出他记忆中最独特的湘江交响乐,好的建筑一定是具有画面感和音乐感的,能唤起人们对于场所的回忆和心灵的共鸣。

  但让陶郅隐隐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先恐后地想以高度、体量或奇特的造型来炮制地标,反而使城市变得杂乱无章。城市就像交响乐一般,有鲜明的主旋律和协调的副旋律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他认为,城市的地标建筑要在大量背景性建筑的烘托下出现,背景的绿叶不能被忽视。

 

地域特点和文化个性是前提

 

地域的特点和文化的个性,是成为地标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潜心磨炼自己的建筑语言,根据场地的约束条件作出最合适的回应。陶郅坚持着此时此地的建筑理念,评判一个建筑能不能成为地标,一定要放在历史节点中来看,一定要放在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来看。

  陶郅印象中,老火车站应该算一个老长沙的地标,东风西风之争以及最终冲天而起的红辣椒给他们那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近几年来,建设中的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等有可能成为长沙一处新的城市地标。这些建筑作品以其新颖独特的设计语言丰富了长沙城市面貌。

每个建筑师对于在家乡设计建筑,都充满了故土情怀。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建筑,某种意义上也是长沙的精神图腾和地标。陶郅说,如果有机会我很乐意参与旧城区的复兴改造,充满市井文化的麻石老街区一直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一座城市的故事大多深藏于街头巷尾,不希望这样的场景一天天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