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525日讯 忠告创业非人人适合巧的是父母只想其做公务员

这真是太神奇了!”23岁的刘永杰自己都没料到,他创办的比逗公司会成为今年公务员省考的申论考题,并在第二天(424)登上《广州日报》的头版。

  两年前,还是华南理工大三学生的刘永杰同七个小伙伴通过校园众筹招股的方式,募集100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如今,他们所创办的比逗餐厅,已有11家门店,遍及北、上、广、山东等地。去年5月,当公司拿到风投的天使轮融资时,估值已超5000万元。

  但这一切,刘永杰的父母却一无所知,他们至今以为儿子是在做类似小卖部的生意。省考前,远在海南儋州的母亲还打来催促的电话:儿子,你看我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是不要做生意了,赶紧回来考公务员吧。

  造化弄人的是,刘永杰成不了父母期望的公务员,却创造了广东公务员的考题。

  再过1个多月,刘永杰应该就可以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顺利毕业了。

  尽管外貌上稚气未脱,但这位公司的前任CEO”,仍透露着超越同龄人的练达。

  读书

  不安分的学霸

  刘永杰1993年出生在海南儋州,父母都是生意人。

  从小,刘永杰就爱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小学时,他曾爬上学校的三楼楼顶放风筝,因为一心要让风筝飞起来,他在楼顶奔跑,结果一脚踩空从楼顶坠落,幸好掉落的地方有一处瓦房,瘦小的他掉在房顶上,才大难不死。

  但经此事,家人对刘永杰的管束变得愈加严格,父母只希望他安安稳稳地把书读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无忧无虑地过上一辈子。

16岁时,刘永杰考入了海南省最好的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读书以外,刘永杰并没有安分下来的意思。他迷恋网络游戏《星际争霸》,几乎每周都去到校外网吧厮混。

2011年,刘永杰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刚开始,他也希望延续自己的学霸生涯,每天上课都坐在第一排,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为了出国深造,他不分昼夜地学习英语,应该说,大三以前,我的成绩确实还算是学霸

  但渐渐地,刘永杰发现他反而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他改变的,是大一时,他偶然进入了海南商会;另外,加入华南理工的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社联)形象设计部,也让他打开了从象牙塔通往世界的大门

  创业

  小屁孩进入成人斗兽场

  读书,志不在此了。20143月,刘永杰决定在换届选举离开社联前,组织玩得最好的一帮人,干成一件大学里最难忘的事情

  这件难忘的事就是集资创业。刘永杰的核心团队一共7人,其中5人来自社联,他们大多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刘永杰的想法是,在学校五山附近经营一家以咖啡为主的餐饮店,通过众筹招募华南理工、华农的学生成为咖啡店股东。

20145月,刘永杰创办了公司的公众号,并开始在线上募股。我们当时定每股1000元,除了我们核心团队成员,学生股东每人最多只能入5股,社会成员最多只能入50股,最后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招募了160个股东,募集资金100万元。

  几乎在募股的同时,刘永杰开始紧锣密鼓地挑店址,他在五山附近反复寻觅,最终选择了一个心仪的地方。

  之后的3个月,对于刘永杰的团队几乎可以用忙碌到崩溃来形容:吃饭、睡觉,每时每刻都在想这些事情,完全没一刻清闲。

  刘永杰永远无法忘记,他是如何去各个衙门办证的。无论是街道办阿姨惊诧的眼神,还是在工商局里遭遇到同来办证老板们的不屑目光,都让他深感自己像是突然闯入成人斗兽场里的小屁孩,这跟我在学校里讲话时完全不同,身边的人至少都比我大10多岁,他们的气场和我以前遇见的人完全不一样。

  走红

  所有的股东都是推手

20149月,度过了令人崩溃的4个月后,刘永杰团队的第一家咖啡店在五山正式营业,店名比逗。刘永杰说,新店试营业时反响一般,为此他们很快改良了餐厅出品。而真正让餐厅爆红,还是源自100多位学生股东的疯狂转发推广。通过朋友圈转发所造成的精准广告效应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学生都是股东,为了创业能得到回报,他们转发和推广的热情尤为高涨。很快,餐厅的公众号在一周之内暴涨到15粉丝,而餐厅的营业额也比之前一周增长了100%

  对于股份,刘永杰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学生股东在毕业后要将股份转让给师弟师妹。对此,刘永杰只解释说:咖啡店是传承的载体,能不断给学弟、学妹们接触社会的机会。

  但华南理工一位在校股东就向记者坦言:始终保持大量的在校股东,对于一家主要依托高校客源的咖啡馆,在营销推广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每一个在校股东,就是咖啡馆的一个得力推手。

  几乎在创业一开始,刘永杰就成立了比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比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两家公司的CEO,前者关注的是大学生网络众筹平台的建设;后者则负责为比逗的分店提供餐品、全职店长、储备服务员、厨师的培训等等。

20155月,刘永杰寻找到天使投资人,并很快过了天使轮融资,得到600万元的融资支持,在天使投资人评估公司时,他们给出的公司估值是5000万元。如今,公司在全国已有11家分店,这些分店大多扎根在学校附近。

  背后

  休学、挂科、创业中挣扎

  自从20145月创业之后,刘永杰的学霸之路就告一段落了,每次考试,刘永杰都在为争取不挂科而挣扎,但大三下学期,刘永杰还是挂了科。由于实在没有精力安心学习,他在大四时申请休学一年。

  可书还没读完,就去创业,却是刘永杰父母坚决反对的。为此,父母与刘永杰当时争吵不断,甚至中断了刘永杰每月1000多元的生活费,就为了逼着刘永杰回头。不过,在创业伙伴的接济下,刘永杰很快挺过了难关,并且到目前,那些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房子、车子,对他来说,已不算太难的事。

我的父母就想让我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份高薪而安稳的工作,不再受他们生意人的煎熬。但我的性格不安分,总喜欢冒险,喜欢尝试新事物,实在不愿做一成不变的工作。刘永杰还告诉记者,在去年,他辞去了公司的CEO,目前只是公司的一个项目负责人。辞掉CEO,为的就是给父母一个交代:休学一年之后,他回到学校读书,只为获得一张父母眼中至关重要的毕业证。如果一切顺利,刘永杰将在一个多月以后毕业。

  忠告

  自称无知者无畏

  尽管获得了诸多褒扬,甚至连公司名字都成为了公务员考题,但刘永杰表示,他的成功仅仅来自他的无知无畏,一如幼年他从三楼坠落,却毫发无伤。

这一切都很神奇,我当时并没有想到比逗会如此成功,我只是无知者无畏地走对了路,或者,我就是比别人胆子大了一点,有了想法就敢去实践而已。当然,我现在也只是从无知变得稍微有知了一点。

创业的高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承受。因此,我不太建议大学生去创业。在刘永杰身边,创业失败的案例绝非鲜见。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有想法却不敢执行的人,但如果你真的打算创业,那么你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强。你必须知道,一旦踏出这一步,这一生只有你能对自己负责,你踏上了一条极高风险的道路。

  有时,刘永杰也想象,如果当初不创业,他现在的生活会怎样:创业也让我在大学里舍弃了很多宝贵的东西,选择什么职业并没有好坏之分,我很尊重人的多样性。

  记者手记

  创业前先要看清自己

520日晚7点,广州大学城雷雨大作,记者特意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参加一个大学生创业分享会。现场原本有将近80张座位,不到7点就已经全部坐满,后续而来的听众和记者,都只能站在教室的最后面,聆听7位创业成功的在校大学生高谈阔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出奇一致的是,上台的7位创业成功大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建议,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在说到创业成功的诀窍时,一位大学生套用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诚然,尚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社会经验犹如白纸一张,要想创业成功,必然不可能如那些世故老成的大boss一般,按套路出牌。真诚、谦卑和努力才是大学生创业者接触社会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武器。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创业大学生正处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互联网+”时代,它一方面蕴含着无限的创业机会,同时各种新的筹资模式也给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可能,社会也渐渐持宽容的目光看待这些创业的非常大学生。

  只是在创业梦前,大学生更应该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自己的个性与弱点,了解自己的点子是否靠谱,一旦创业开始,就应该勇往直前,努力将事业做大、做强,绝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