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28日电(新华社记者刘大江、王凯蕾、陆芸)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波创业潮,正呼啸席卷而来。记者在素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明显感觉到这波创业潮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非凡气势。与前两次创业潮不同的是,这波创业潮呈现创新化、国际化趋势。

  展开创新之翼,在世界风口飞翔。

  这是记者采访在广州举行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的最大感受。创交会于27日至28日举行,会期两天。

  创交会上,铅笔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振端带来了集动画、数字媒体、摄影、音乐于一体的智绘艺术+教育产品:孩子们在卡通绘本上画的涂鸦,经过扫描后,能逼真地呈现在LED视频中成为动漫。

  杨振端的合作伙伴中有不少具有国际背景。他说:其实不是说和国际伙伴合作就能成功,而是在这次创业中与国际伙伴的合作让我们更多关注了国际风潮。在风口上做事,研究、跟随并追求引领风向

  杨振端有过两次创业经历,在转入艺术教育产业前,他和朋友一起做传统的设计行业。那时候主要是承接工程项目,传统形态的创业做得很吃力,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上。他告诉记者,融入了国际化元素的艺术教育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肯定。为了紧跟潮流,公司把团队一半放在国内,一半放在澳大利亚,密切联动,以最快的速度更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先后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创业浪潮:第一波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第三波是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浪潮。

和前两波热潮有别,在这一次席卷全国的双创中,更多创业者告别了单打独斗和简单复制,走向了国际合作,用国际视野观照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志超说。

  两院院士路甬祥说:没有创新的创业往往带来的是重复的建设、低水平的竞争,搞不好还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创业成果开始具有国际色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国际,寻求资金,寻找伙伴。

  在此次创交会上,很多创业者的成果都体现了这样的意识。广州灵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与法国阿尔德巴兰公司的合作产品——机器人小灵。它随着江南style的音乐,像模像样地给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广州音乐猫乐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山说,没有创新的创业必然会导致失败。当前的市场竞争状况已经和前两轮创业潮有了明显区别,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在这一竞争格局下,简单、机械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再是通往成功之路。

  冯山说,创业者必须站到世界的风口考量自己的技术、能力、前景与机会。

  在中国的双创风潮中,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2015年,中国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400万户,天使投资募集资金达到204亿元,创业投资募资1996亿元、投资案例数3400多个。不少风投机构对记者说,我们投资的很多企业都有国际性,一些有国际伙伴,一些有国际水准的技术,一些有国际领先的业态。在这波创新创业潮中,总体而言,成功者必须有国际视野。

  在广州,创业的风向推动了国际合作平台的激增。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说,广州的国际技术合作平台类建设总数已快速从2011年的8个增长到目前的40个,增幅达4倍。

  而在一些大学校园里,由于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日益增多,更多高校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创新意识培育结合起来。广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说,我们培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有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最好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