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所以为梦想,只因在心中。摸不到,却藏于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
寻梦之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平凡之路,凡事坚持,即为不平凡。
这个夏天,带上你的创意,和一台摄影机,告诉我们,你们眼中的世界。
一、微电影主题
“寻梦•不平凡”,关于梦想,也关于生活。本次微电影大赛主题,大家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梦想,不论大小;也可娓娓道来细微的生活,诉说你眼中的不平凡。
参赛作品形式可为故事片或专题片:
(一)故事片:故事性强、突显人物为主线的微电影;
(二)专题片:以MBA学习、工作、生活为主题,反映MBA学生风貌的专题影片。
二、活动时间
2016年7月23(周六)-9月26日(周一)
三、主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华南理工大学MBA联合会
四、活动对象
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MBA新生(按照入学拓展已分成10组,每组为一个参赛单位)
五、比赛流程
(一)剧本创作以及拍摄阶段(7月23日-9月11日)
各比赛小组在7月23日-9月11日(晚上9点截止)期间完成微电影拍摄并将影片上传至腾讯视频网站(http://v.qq.com/),将链接通过邮件发送至MBA中心邮箱(scutmba@scut.edu.cn)。
7月30日14:00-17:00于12号楼109室举行微电影交流会,由2015级微电影大赛前三名获奖团队与2016级新生团队主创进行经验交流与创作互动。
(二)审查阶段(9月12日)
所有参赛影片都需要通过审查后方能进入微信投票环节,审查时间为9月12日。如影片出现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相违背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极大偏差,当天将通知修改。第二次提交时间为9月15日。
(三)线上投票阶段(9月16日-9月25日)
所有参赛影片将通过华南理工大学MBA微信公众号发布,并于微信平台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9月25日中午12点,此时将关闭投票通道。
(四)比赛结果公布(9月26日)
9月26日将公布比赛结果,并公告展示前三名的作品。
六、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内容
微电影必须围绕本次主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不能含有色情、暴力因素,要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传递正能量。参赛作品不得出现剽窃、抄袭等现象,一经查明,将取消比赛资格。
(二)时长限制
作品时长3-15分钟。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
(三)作品制作
微电影的编剧、导演以及男女主角必须为本次参赛队伍的成员,可以邀请特别嘉宾参演,但参演总时长不能超过2分钟。后期剪辑以及配乐等不做限制。
(四)作品源文件
必须保留拍摄作品的源文件,可在后期再将源文件上交。源文件格式:MP4;码率:1000Kbps;分辨率:1920X1080;采集比例:16:9;制式:PAL,fps25/s。
(五)作品其他要求
上传作品必须包含人物对话字幕,须标明演职人员信息。在上传的腾讯视频网上可听可视即为有效。
七、参赛作品提交
将影片上传至腾讯视频网站(http://v.qq.com/),并将影片链接及每组推荐的两名最佳演员候选人的名单通过邮件发至MBA中心,邮箱地址:scutmba@scut.edu.cn。
八、奖评机制
本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个,“最佳演员”一位,颁发获奖证书。前三名队伍将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参加全国MBA微电影大赛。
本次比赛成绩将以百分制计入新生季团队积分中,第1名积100分,第2名积80分,第3名积70分,第4-5名各积50分,第6-8名各积40分,第9-10名各积30分。
本次比赛获得“最佳演员”称号的所在队伍将额外获得20分积分。
九、版权说明
(一)参赛者必须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因作品侵犯他人权利而引起的纠纷、诉讼由参赛队伍负责。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二)对于参赛作品,除非特别申明,主办方有权无偿在公共媒体上作非盈利性展示、展播、结集出版,或用于公益宣传与艺术教育等非商业性活动。
(三)本细则一旦发生变动,将在官方网站上提示修改内容。若参赛队伍不接受修改条款,可以退出此次大赛。
(四)凡提交作品参赛,即表明参赛者同意接受以上所有参赛章程,主办单位保留对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
MBA教育中心
2016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