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日晚,由华南理工大学MBA/MPAcc/MEM教育中心主办的、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展开的行业月系列主题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顺利举行。本期讲座主题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波教授应邀担任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MBA/MPAcc/MEM在读学生和校友总计110余人共聚云端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张教授引用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的一句话拉开整场分享的序幕,“A global pandemic requires a world effort to end it - none of us will be safe until everyone is safe”。

张教授谈到,早在201910月,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就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十大问题:一是如何预防并阻断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二是社会变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三是能否对未来人类疾病作出准确而全面的预测?四是哪些新技术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检测?五是人类如何在安全的地球界限内继续发展?六是如何有效解决跨界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七是如何实现对废水和污水的完全净化处理?八是可控核聚变能否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九是怎样高效转化和存储新能源?十是大城市如何实现能源--食物供给的平衡和平等?

十个问题紧密围绕健康、环境、能源三个领域展开,新冠疫情的爆发是一场全球危机,延缓了其他重要问题的应对。张教授强调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因果关系研究”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他看来,为MBA/MPAcc/MEM学生和校友进行这场分享,是从医学到通识的跨领域交流,整场讲座围绕“健康”“环境”“风险评估”三个关键词展开。

张教授谈到,在大众语境中,健康是1,其他是0,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06年做出的说明,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当然,在学术界的微观层面,对于“什么是健康?”仍处于“未有定论”的状态,但也能够给健康给出相对明确的评价指标来,比如Cell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Hallmarks of Health”的综述,其提到八个健康标志,如屏障的完整性、昼夜节律性、激素的调节、修复与再生、循环与重复利用等等,生物医学界一直在努力给出健康的定义。在宏观层面,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如消除贫穷和饥饿、教育、性别平等、健康等等,在此大背景下,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已将健康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其重要节点是2016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应融入所有政策意味着所有行业、产业的发展都要将健康置于重要位置,如清洁能源、城市规划、废物管理、垃圾焚烧、运输等等。在谈完群体健康的基础上,张教授进一步为与会听众分享了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如先天因素;个体行为;社会、家庭与社区的网络;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更广义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等等。

谈及“环境对于健康的影响”时,张教授向与会听众介绍了美国科学、工程、医学研究院在2019年提出的21世纪环境工程的5项挑战,一是食物、水和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二是遏制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三是设计无污染、无废弃物的未来;四是创建高效、健康、有韧性的城市群;五是促进科学决策与行动。以“气候变化和气候适应”为例,气候变化不可短期逆转,那么一些能够促进气候适应的产业无疑将面临巨大商机。随即张教授还以“快餐的一次性用具”“某汽车厂污染风波”新闻为例指出,“我们的产业要走向世界,就要承担更多的健康责任和环境责任。”此外,张教授还普及了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随后的分享中,张教授进一步分享了“风险评估”的概念,他指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第一要看这个化学物的结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第二个要评估剂量反应关系,制定安全限值;第三要去评估人群的暴露水平,包括全人群的暴露水平和特殊人群的暴露水平;第四是风险表征,即定量评价人群目前的暴露水平是否有健康风险。

讲座临近尾声,张教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很关注健康,那么究竟怎么去理解健康与疾病?”在此他以《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的片段进行了回答,“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由此可理解医学干预在疾病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医学应该介入、什么情况下医学不应该介入,在张教授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医学的伦理问题。

最后,张教授引用中科院韩启德院士的一段话来结束了整场讲座,“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决定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不是医学,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进,以及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公平。”